在2010/12/27舉辦的「電子書論壇《隨身‧行動》數位閱讀市場關鍵報告(http://www.managertoday.com.tw/edm/ebook/join.html)」中,知名作家王文華提出了一個很有趣的觀察,他認為:
網路殺掉的是大眾化……
這可以解釋為何網路普及後,衰退最多的是報紙,然後是雜誌。
越來越多的人,習慣打開電腦、直接上入口網站挑喜歡看的新聞類別讀取新聞,而不再甘於買整份的報紙但只看其中幾頁感興趣的內容,這浪費的不只是金錢、還有寶貴時間。
音樂市場也呈現類似現象,除非有強烈個人偏好、具珍藏價值或是歷久彌新的經典專輯,不然具備基本數位設備操作能力的人,多會選擇下載或購買喜好的單曲,然後花一點時間整理成個人化的音樂庫。
網路跟數位媒體技術的成熟與普及,會慢慢殺掉大鍋飯式的產品與服務,所以分眾服務的能力,我認為確實是未來要投入數位內容產業的企業需要不斷聚焦與培養的能力。
傳統的閱讀,是由文字、圖片構成內容,加上排版的巧思、紙質的質感及油墨的味道形成閱讀者的閱讀經驗。那數位閱讀的閱讀經驗從何構成?相較於傳統紙本閱讀,數位媒體有更豐富的元素可以應用,除了影音圖文的內容組合變化,另一個常為人所忽略的是「表現手法」。
包含文字捲動、內容切換、影片播放、主題跳躍等,都可以有全然不同的表現手法,同樣一組數位內容,以不同的手法可以組合出完全不同閱讀經驗的電子書。
我一直在想,未來總有一天,當數位內容產業越趨分工與成熟,內容發想及創作者,類似傳統出版業的作者或編劇,將不會再直接授權給單一的出版社來作出版,而是以分開授權的方式,依各家出版社的技術專長、創意特色,將內容作不同的編排、設計與出版。
用比較具體的例子來說明,未來或許某知名插畫家的新作,不會再僅是由單一出版社作單一的出版,而會有大塊版、遠流版、城邦版可供選擇與購買,各家出版社各展所長,針對目標客群作特色的設計、服務與定價。
記得在某一期的數位時代看過歐萊禮的主管說過一句話
未來每一家出版社都會是一家軟體公司
我想會不會歐萊禮也看到了這個遠景,未來的出版社不只要提供內容的出版,對於內容的「被閱讀方式」,也需要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及「服務能力」。
大型的出版集團如城邦,這個趨勢會是一個新的挑戰也是機會。然而對於小型出版社而言,確實不容易有能力完成這樣的準備,所以可以想像的,未來與小型出版社一同合作、專門提供數位出版技術支援的軟體服務公司也會出現。這中間包括了內容數位化服務的提供者與使用者介面/平台技術服務的提供者。
所謂的分眾服務,將不再只是內容的分眾,閱讀介面與表現形式,也會是一個重要的分眾決勝點。目前如軟體巨擘 Adobe (Digital Publishing Suite)、WoodWing( Digital Magazine Tools for iPad) 已經開始提供強大的數位出版平台可供數位編輯團隊產出豐富多樣的數位內容,然而要更深度的實現編輯團隊的創意設計,終究還是需要從閱讀平台的基礎技術作掌握,而這已接近創辦一家軟體公司、長期投入研發的難度。
對於閱讀平台的實務開發經驗,後續再陸續撰文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